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2025数字生命研讨会“跨尺度成像与整合胰岛生物学”在怀柔科学城召开

日期:2025-08-27 来源:北大成像 生物医学

  8月26日,2025数字生命研讨会“跨尺度成像与整合胰岛生物学”专场在怀柔科学城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隆重开幕。来自全球近150名科研工作者齐聚雁栖湖畔,围绕数字生命前沿技术与糖尿病研究展开学术交流,这也是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发起“数字生命”大科学计划后的首场全球性活动。

20250828_105116_000

20250828_105116_001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医学成像分会、生物医学成像北京实验室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承办。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曾艺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正站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全新起点,跨尺度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为我们理解生命系统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角。”

20250828_105116_002

曾艺致辞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半,将呈现 39 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全球该领域的顶尖专家重磅开讲,包括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丹麦科学院前任院长、哥本哈根大学Mogens Hogh Jensen教授,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哥本哈根大学Kim Sneppen教授,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Guy Rutter教授,英国牛津大学David J. Hodson教授,美国耶鲁大学Matthew Merrins教授,印第安纳大学Carmella Evans-Molina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Mark O. Huising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Anders Tengholm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大学Michele Solimena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学部主任汤超教授,曾艺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李平平教授,山东大学于晓教授,浙江大学孟卓贤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饶枫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静雅研究员等国内杰出专家,他们将围绕胰岛生物学、糖尿病机制、跨尺度成像技术创新、定量生物学模型、数字胰岛等前沿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突破性见解。《Life Metabolism》与《Cell Systems》期刊资深编辑也受邀参与学术交流。此外,还同步开展海报展示与青年学者专属交流活动,为不同研究阶段的科研人员搭建了多元互动平台。值得关注的是,组委会特别设计了16个关键科学问题,引导与会者带着问题参与交流,旨在有效提升学术讨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学术盛宴之外,会议还安排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参观活动。成像设施于今年3月全面投入开放运营,凭借领先的设备配置与综合服务能力,跻身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生物医学成像平台行列,让参会者直观感受中国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顶尖能力。此外,会议特别设置了收集吉祥物徽章的趣味活动,鼓励青年学者与学术大咖直接对话交流,并为严肃的学术交流增添了互动乐趣。

20250828_105116_003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学术盛会,此次2025数字生命研讨会“跨尺度成像与整合胰岛生物学”专场的召开,不仅为全球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科学家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桥梁,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与科研引领能力。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国界的科研合作,凝聚全球智慧,推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 “数字生命” 愿景早日实现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附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网站 是否继续?